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完结】 (第5/8页)
流露出很明确的情绪,但纪椟没有,那一天,直到回了安来院,纪椟都未曾说过一个字,后来开口也只是让他别怕。 情同此心,心同此理,若换作是他,是做不来如此镇定的。 他知道纪椟必然是在意他的,却又为他隐忍至此。 2 他不是毫无所觉,但情况如此混乱,他只能先顾了旁人,待一切安稳了,才好来关切纪椟的心情。 “别说这样的话。”纪椟宽慰着,“你看如今不也很好,只有我们两个朝夕相对,我其实求之不得。” 徐宛笑了两声。 “你要是愧疚,不如改了称呼吧。” “啊?” “你看你总是王爷王爷的喊我,那么生分,整个临虞府也就我这一个王爷,叫他人听见了,怕会惹出麻烦。” 纪椟说的倒是在情在理,可,“那该叫什么?” “你可以喊我的字啊。”杨刈就常常纪为斫纪为斫的喊他,“又或者,你也能喊我的乳名。” “乳名?”徐宛倒是没听过。 “我乳名只一个‘服’字,服膺的服。” 2 “服膺?是……‘得一善,则拳拳服膺’的那个么?” 纪椟点头。 徐宛被他盯得有些面红耳赤,“那该怎么叫啊?” “我怎么叫你,你就怎么叫我啊。”纪椟理所当然的回道。 阿,阿服么?徐宛只是想了想,便觉得害臊,死活不想张嘴,顾左右而言他,“我困了。” 纪椟挑了挑眉,没打算就此翻篇,“说了再睡。” 徐宛哑然,他就发现了,纪椟这人,其实一点亏都不吃。“不想说。” “那你是想得趣的时候再说么?”反正真人又没禁他们房事,纪椟荤话随口就来,偏还摆出一副无辜的神情。 徐宛抬手揍他,“三清真人眼皮子底下胡言乱语什么。” “你还不知道我么?”纪椟弯了弯眼睛,捉了他的手,贴在自己脸上,得意洋洋,“我最不要脸了。” 2 徐宛无语凝噎,生怕这厮说得出做得到,憋了半天,只哼哼了一句,纪椟没听清,立刻不依不饶起来,磨到最后都磨得他烦了,有些破罐子破摔,“阿服,阿服,清不清楚?够不够口齿伶俐?” 纪椟眉眼含笑,郑重地回应,“够。” 反倒是徐宛又不自在起来了。 “阿宛。” “嗯。”纪椟的脸凑了上来,似乎是在等什么,徐宛暗自叹气,不过一个称呼,其实也没什么,“阿服。” 纪椟满眼都是欢喜,“我在。” 【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 “道观里也没有梧桐树啊。”小山歪着身子打量着徐宛的题字,觉得奇怪,“不如改成‘枣声簌簌报初秋’吧。”观里有十来棵枣树,打一杆子能落好多呢。 徐宛无语,改前人诗句就算了,还改的那么俗,“这叫意境。” 小山不解,“意境又不能当饭吃,但是枣可以吃啊。” 2 徐宛无言以对,又无从反驳,小山还想继续念叨,嘣的脑袋上被砸了一下,手忙脚乱的接住了那扔来的东西,低头一看,竟然是枣。 身后传来笑声,小山回头看去,果然是那个爱欺负人的居士,怀里揣着一兜子的新枣,“纪居士,师叔都说了不让你摘观里的枣了。” 自从这观里的枣子开始熟了,枣树们就屡屡惨遭纪居士的毒手,师叔有心逮人,又打不过这位居士,只能好言相劝,已然劝过很多次了。 “他自说他的,我自摘我的,有何不可的?”纪椟脸皮厚如城墙,根本不把那些事放在心上。说罢,纪椟便抓了一把扔给了小山,“你瞧,如今你也是帮凶了,总该知道什么叫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吧?” 小山愕然,似乎是没想到纪椟如此的厚颜无耻。 但观里的枣树品种奇特,他也爱吃,但如今道观中,只有在这儿能吃的到了,他也只能闭口不言了。 其实,也不止枣树了,道观种的那些瓜果梨桃,没一个逃得出纪椟的手掌,都被拿来填了徐宛的肚子。 只是纪椟,简直要成容真观的一大祸害了。 徐宛也有些明悟,初见时,安婶为何会那样说了。 【这俩皮猴子可欠收拾了,刚来迁州的时候,在山庄里祸害的不成样子……】 30页 “阿宛。”话音未落,浑圆的枣子便递到了嘴边,徐宛也不客气,只张嘴吃了。 他们在容真观已住了三月有余了。 起初并不适应的。 不单是医治时来自身体的痛苦,还有生活的方方面面。 道观里,是没有仆役的,所有的事,他们都要自己动手,不过,在起居上并没太大的差别,但脏了的衣衫要洗,想吃的东西要做,洗衣其实倒不算难,也幸好夏日的衣衫轻薄,不大费力,但吃食就…… 是真的做不来。 纪椟在吃食上一向凑合,饥一顿饱一顿的都无所谓,但徐宛不行,他本就身体不好,饮食再跟不上,只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纪椟迫不得已,只能跟着厨房的道长们举炊下厨。 但这事竟也是讲究天分的,可叹纪椟并不具备。 观中的生活,不算轻松,每日要跟着道长们洒扫,偶尔道观人流拥堵,还要帮忙疏散,但他们是不必做什么早晚课的,平日洒扫之后,便清闲下来了。 3 徐宛开始时,还会跟纪椟过上几招,只要不劳累,便无大碍,只是纪椟总趁机占便宜,打着打着,冷不丁的被亲上一口,任谁也没心思继续了。 不过,两人的日常亲密也止于耳鬓厮磨,至多不过亲吻,纪椟虽口花花、胡咧咧,但也不敢在道观里真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有时惹出火了,便会自个儿出去打一通长拳,发发汗,也就过去了,只是出了汗身上的衣服就得洗,虽能打赤膊,但人又不能裸着,进而导致纪椟那段时间洗衣洗的手都疼了。后来就跑去跟道长学了清静经,时常念着好让自己清静清静。 闲来无事,纪椟最爱的还是作画,画里免不了有他,看的他手痒,便提了一回,他也想学。 纪椟自无不可,也乐意教他。 不过他学的时间尚短,比不得纪椟妙手丹青、挥洒自如,他只是学着画了些风光景色,然后提两句酸诗,瞧来很像那么回事罢了。 也就纪椟会觉得他画什么都好了。 真人曾称赞纪椟笔下有春风,至于他这三钩两划,跟猫爪子爬过似的,可没想过能当得起纪椟嘴里的那一句好。他是什么水准,自己心里还是有数的。 而施针的事,只有头一个月是日日在做的,之后便改了五日一次,第三个月则加到十日一次。 也不是全然顺利的。 其实他是没觉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