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杯热巧克力关於曾经(5) (第1/1页)
方泽川後来加入了吉他社。 他说他国中、高中都有参加社团,吉他是他一直没放下的兴趣。 我第一次听他弹,是在某个周五的晚上。 他坐在宿舍yAn台,手指轻轻拨着弦,旋律很乾净,节奏也很稳。 我听得出来,他真的有实力。 再加上他的个X,外向、会说话、懂得抓气氛,他很快就成了吉他社的社长。 大家都喜欢他,他在社团里像是某种中心,总是有光落在他身上。 我看着他越来越忙,越来越有自己的舞台,而我,还是那个在他身边安静的人。 我开始觉得自己是不是也该发展一点什麽。 不是为了跟上他,而是为了不让自己一直站在原地。 我开始在网路上看一些部落格。 有关、有关生活、有关那些我曾经感兴趣却没时间深入的事。 就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苏瑾。 她在部落格里写着她之前出国的见闻,以及分享咖啡馆开业的进度。 语气很温柔,照片也很乾净,我第一次回覆她的文章,是一篇关於「一个人喝咖啡」的日记。 我写,「我不喝咖啡,但我喜欢咖啡香。」 她回我,「那你一定是个很安静的人。」 我不知道为什麽,那句话让我有点想哭。 不是因为她说中了什麽,而是因为她没有问我为什麽不喝咖啡。 她只是接受了我说的话,然後给了一个温柔的回应。 我们慢慢开始聊天。 她问我喜欢什麽,我说我喜欢书店里的木头味、喜欢唱机转动的声音、喜欢咖啡馆里那种不需要说话的安静。 她说,「那你一定也喜欢咖啡的个X。」 我笑了。 我从来没想过咖啡有个X。 但她说得对,咖啡不讨好人,也不强求谁喜欢它。 它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温度,有自己的方式存在。 我开始喜欢咖啡馆。 不是为了喝咖啡,而是为了那种气味和氛围。 我会一个人坐在角落,看着窗外的光线变化,听着机器运转的声音。 我开始觉得,也许我不需要一直跟着谁。 也许我可以慢慢找回自己。 那时候的我,还没准备好离开方泽川。 但我开始准备好,让自己不再只围着他转。 而苏瑾,就像是我心里那杯热巧克力的另一种版本。 不甜,但温暖。 不浓烈,但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孤单的。 吉他社的招新活动让方泽川忙得不可开交。 他说这次的成果发表很重要,是他当社长以来第一次真正主导的舞台。 我看着他越来越忙,越来越闪耀,在台上的他,笑容自信,眼神有光。 我坐在台下,看着他弹奏的样子,忽然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场聚餐。 那时候他也是这麽惹人注目。 笑起来有点孩子气,说话不急不躁,总是能让人放松。 我记得那天有好几个学妹偷偷问我,「你认识泽川学长吗?可以加联络方式吗?」 我只是笑笑,没有回答,但那种不安,慢慢在心里发酵。 後来我看到他送其中一个学妹回家,他说是顺路。 我看到他对学妹一对一教学,他说是因为对方刚接触吉他,结果学妹只有负责唱的部分。 我看到他舍弃原本的夥伴,跟学妹一组,他说是因为她b较需要帮忙。 我没有质问他。 只是一次次地,把那些画面收进心里。 我开始觉得不是自己太小心眼、也不是太不信任他,更不是太不成熟。 那些行为让我真的觉得很不舒服,不是因为他做了什麽,而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在意我会怎麽想。 我开始变得更安静。 不再问他去哪里,不再问他跟谁一起。 我只是默默地退到他生活的边缘,像一个不太重要的配角。 那段时间,苏瑾说她想跟我见一面。 我答应了,但後来,我们都在准备各自的毕业、各自的生活。 讯息慢慢变少,对话慢慢停下来,也慢慢地,少了联络。 我有时候会想起她。 想起她说咖啡有个X,说我一定是个很安静的人。 我也想起她说,「你不需要谁来定义你的价值。」 但那时候的我,还是把自己的价值绑在方泽川身上。 他开心,我就安心。 他冷淡,我就怀疑自己。 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我不知道怎麽改。 只是想着:我是不是也该有自己的舞台?但我从来没有试着走上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