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第1/7页)
"公子,小姐的车队已达南城,预计明日午时到达军营。” 帐前暗卫低声来报。 年仅二十二岁就名震四方、令敌军闻风丧胆的虎威将军, 齐国公最宠爱的三公子--姜昭 放下手里书简,冷酷刚毅的表情添了些许柔和, “嗯?" 暗卫陆奇犹豫一下,最终低头道: “让您务必耐心等待,不得擅离值守。” 姜昭不禁莞尔: “告知小姐,姜某得令。” 陆奇早已见惯自家公子对季夏小姐的宠溺无底限,拱手消失于夜色之中。 姜昭也没了看书的兴致,起身踱步至帐外,负手而立。 此刻的军营,明月高悬, 除了穿梭于营地巡逻的卫兵脚步声,就是林间鸦鹊咕咕声。 他陷入了沉思.. “数月未见,也不知小丫头长什么样了?" 十年前,年仅十二岁的姜昭随父亲在莒国避难,路遇被追杀的老妇人和六岁的姬夏。 她满脸脏污,衣衫破烂,面对凶狠的杀手却没有一丝怯懦,眼神凌厉死死盯着对方。 瘦弱的身躯老母鸡般护着地上血迹斑斑的妇人。 姜昭父子避难他国本就为隐藏身份,需要低调行事,只有数名暗卫随护,不会轻易管这种闲事。 但不知为何,姜昭就是被女孩小兽般无畏的气质所触动,并请求父亲救下了她,还安葬了老妇人。 人是姜昭要救的,他父亲就将姬夏交给姜昭自行处置。 姬夏出自莒国商人之家,因生母去世,家中嫡母苛待,从小就 被奶娘带着住在庄子。 尽管已经避开嫡母,却依然逃不过对方想赶尽杀绝。 这时代姬姓是周天子天家大姓,为降低注意力,姜昭为姬夏改名季夏。 姜昭自小就跟随云梦山鬼谷隐世高人学习, 文从仲丘圣人,学习治国用人之道; 武从金蝉子老人,学习谋略纵横,运筹帷幄之法。 他手把手教季夏,发现她十分有天赋,学什么都能触类旁 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后因齐国内乱,姜昭需要随父回国夺位,遂将季夏托付给鬼谷他的师傅们。 其后他忙于跟随父亲与叔父以及各士族间的争斗, 季夏就留在鬼谷学习,每年他抽空去探望师傅和她,或接她回府住些时日。 一年一年小丫头越发聪慧,尤擅岐黄之术和纵横术,通乐律,一看就是深得两位圣人真传。 每每想到两位圣人对她的评价,姜昭就感到与有荣焉: “此女有经世之才,若为儿郎,必创新盛世。” 小丫头身量渐长,也越长越--好似长在了他的心坎上。 黛眉如远山,眼角微挑,眼线似浓绘,尤其那双大眼睛乌沉沉的,勾魂摄魄般。 在他心里扎了根,怎么也抠除不了,融入骨血…..… 几月前二人更是互表心迹认爱对方。 姜昭父亲齐国公乐见其成,欣然同意。 并定于九月初九季夏十六岁生辰为二人举 小丫头年纪不大,这几年创造的功绩却不小,一次又一次令人刮目相看。 每逢大战前,她都会赶来助阵,那青葱玉指在琴弦上飞舞, 奏一曲《秦王破阵乐》,令官兵士气大增。 一次他与楚国的交战陷入僵局,敌军闭城不出。 小丫头居然气定神闲在敌军城下奏起了她自创的《思乡曲》, 并让士兵齐唱楚歌。 她的琴音绵长悠远,凄凉的歌声和曲调如泣如诉,声声入耳。 躲在城内的楚军听后人心惶惶。 加上被围城多日,粮草所剩无几,心理防线加快崩溃,纷纷放下武器,打开城门投降。 小丫头事后晃着梳有两个元宝髻的小脑袋,故作老成道: “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心理战术也。” 姜昭瞧她摇头晃脑竖着一根白嫩嫩食指,一副老学究的模样十分可爱,忍笑反问: “这也是两位圣人所教?" 季夏美目圆睁认真道: “那是当然。" 远在鬼谷正在侍弄花草的仲丘和金蝉子齐齐打了个喷 “定是小徒弟想念我们了。” 要是知道自己徒儿在外面打着他们的招牌,搅动风云,他俩一定会把头手都摇成拨浪鼓。 “我们教的可是一本正经地谋略之术。 你每一次都是发扬光大,超常发挥,造成的效果和杀伤力比师傅我们严重多了。” 可免付费 作者有话说送礼物冲榜 这是两头甜,中间虐。所以前面一段请容许他们俩甜蜜多几天 踏马续江湖+关注 恭喜你傍上富婆了 两位圣人对这个天赋极高又勤奋的小徒弟十分喜爱,把自己当宝贝一样珍藏的六弦琴送给她。 再经她改造成十二弦,又在琴端安了一个小东西,取名扬声 器,琴音色更优,声传得更幽远。 有趣的小丫头,令两位圣人古板枯燥的隐居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在发生意外。 哦不,小徒弟说是惊喜,好吧,天天一惊吓,使得两位老人家 心脏更加强劲也算一喜。 一想到这些,姜昭就觉得好笑。 低头从内衣襟掏出季夏作为定情信物送给他的玉龙佩, 也是她奶娘留给她唯一的物件。他将玉佩放在心口处,从未离身。 “要是小丫头也能变这么小,走到哪都将她带着多好。” 姜昭看着玉佩不止一次有这样的想法。 呵,军营里的兵士及众将领要是知道,他们威风凛凛的虎威将军, 那个单骑闯敌营,三进三出直取敌将头颅的公子昭, 不苟言笑的的 内心藏着这么柔软,儿女情长的一面,肯定要惊掉下巴。 夷戎频频来犯各诸侯国边境,姜昭被任命为虎威大将军驻守边 城,与其他诸侯国共同抵御夷戎的入侵。 而每年季夏都会下山收购米粮、招募民间大夫、囤积草药等, 送来边城。 今年的相见意义将不同,二人身份的改变,让人满含思念和期待。 记得第一次接到消息,小丫头要送物资来边城。 虽说她聪慧过人,智谋无双,却只会点皮毛功夫,用她的话说叫“格斗术”,但只擅近战。 但若遇到真正的古武高手,她那点技巧就不足以自保了。 姜昭担心她的安危,安排好军营各项事宜,便亲率一队人马于 半道相迎。 谁曾想当时才十三岁的小丫头见到他,不但不感动,还负气把头一扭,哼哼两声,再看其队伍: 数百名骁勇善战、全副武装的勇士随行保护,气势堪比正规军。 看来小丫头不是贸然来边城,而是做好了万全准备的。 哪里需要他担心,反而被小丫头责怪他作为主帅擅离 几年前她向姜昭的齐国公父亲提出重农兴商、招贤纳士的方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