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豆苗 (第1/1页)
课业的压力,如同斯德哥尔摩秋日提早到来的夜幕,迅速笼罩了李知宁的生活。其中一门「先进材料分析」的教授,在第二周就布下了一篇份量极重的文献回顾报告,要求学生在一流期刊中,找出至少三十篇相关论文并进行综述。 这本该是知宁最擅长的战场。在台湾读大学时,她就是靠着b别人更多的时间泡在图书馆、更methodical有条理的方式整理资料,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相信,学术的世界,规则是普世的。 她信心满满地走进KTH主图书馆那栋名为「Biblioteket」的红砖建筑。挑高的穹顶、庄严的书架和安静得只能听见书页翻动声的氛围,让她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安心。这里,是她的主场。 然而,她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KTH的数位图书馆系统,像一座错综复杂的地下迷g0ng。无数个她从未听说过的资料库,需要透过特定的校内网路代理Proxy才能登入;有些关键的论文被锁在付费墙後,需要提交她看不懂的「馆际互借」瑞典文申请表。 一个下午过去了,她收藏清单里的三十篇论文,成功下载到全文的,不到五篇。 挫败感b在超市买不到牛N时还要强烈一百倍。那是对她身为一个研究生的、最根本的能力的否定。 接下来的几天,她几乎是住在图书馆里。白天上完课,就立刻冲过来占位子,对着萤幕奋战到深夜。她试遍了所有能想到的关键字组合和搜寻技巧,但那堵无形的墙,依然牢牢地横亘在她和知识之间。她看到身旁那些金发碧眼的同学们,熟练地在各个系统间切换,PDF档案一个接一个地下载,内心的焦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报告缴交期限的前两晚,知宁已经濒临崩溃。她盯着一篇发表在《自然材料》上的、对她的报告至关重要的论文摘要,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全文的下载连结。她感到眼眶发热,用手撑住额头,深深地x1了一口气,压下那GU想哭的冲动。 她太专注於自己的绝望,以至於没注意到身後何时多了一个高大的身影。 她只感觉到身旁的气流微微一动,接着,一根修长的手指,伸到了她的萤幕前,却没有触碰,只是悬在空中,指向萤幕右上角一个极不起眼的、写着「InloggningviaKTH-ID」透过KTH-ID登入的瑞典文连结。 知宁的心脏漏跳了一拍。她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 是Viktor。 他身上带着户外微凉的空气和淡淡的咖啡味。知宁僵坐在椅子上,动弹不得。她甚至在想,要不要假装没看到,继续刷新那个注定失败的页面。 Viktor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僵y。他没有说话,既没有用那让她恼火的中文,也没有用客套的英文。 他只是轻轻地、用指节敲了两下桌面,那是一个询问的信号。然後,他指了指她的滑鼠。 知宁迟疑了半秒,最终还是认命般地,将握着滑鼠的手,默默地移开了。 Viktor的身T微微前倾,接管了滑鼠。知宁能闻到他灰sE连帽衫上那GU乾净却又带着些许孤独的气息。他的动作迅速、JiNg准而沉默。他点开了那个连结,跳出一个登入介面,他示意知宁输入自己的帐号密码。登入成功後,他熟练地点击了两三个看似无关的选项,绕过了一个中间页面,最後,那篇知宁找了三天的论文,完整的PDF版本,就这样清晰地呈现在萤幕上。 整个过程,不到三十秒。 萤幕上,下载完成的提示符号亮了起来。 Viktor松开滑鼠,往後退了一步,恢复了安全的社交距离。他依然什麽都没说,只是对她微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然後便转身,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图书馆更深处的书架区,消失在她的视线里。 知宁呆呆地看着萤幕上那篇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论文,又看了看自己刚刚移开的手。滑鼠上,似乎还残留着另一个人的温度。 这一次,他没有点评,没有指教,甚至没有发出一个音节。那份沉默的、纯粹技术X的帮助,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JiNg准地解决了她的问题,却也更深地刺痛了她的自尊心。 但同时,一种异样的、无法言说的情绪,也悄悄地在她心中发酵。 那天深夜,知宁回到宿舍,破天荒地没有直接开始赶报告。她从行李箱最深处,翻出了一小包从家里带来的绿豆。她找了一个空的塑胶餐盒,在底部铺上Sh润的餐巾纸,将绿豆一颗颗仔细地铺好。 在瑞典的第四十天,李知宁决定,她要开始,为自己种一点豆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