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3、身陷囹圄 (第2/2页)
小伙子打坏了脸蛋也不好,招了招手,“关到府衙去。” 季伯常仍旧冷着脸,被连拖带拽的带进了府衙。 等军士处理好现场,秦攸才骤然转过身,笑吟吟的看着还在起哄的“百姓”,“既然出了血案,有谁目睹了杀人,尽可出首,本将军定当秉公办理。” 刚才还信誓旦旦要伸张正义起哄的人瞬间就不说话了,秦攸背着手,如一尊金刚站立在门口,围观人群都被这英武的体魄吓退了几步,大将军眼眸凌厉的扫过人群,摇了摇头,转身吩咐手下:“你在这里守着,若有出首提告的直接领进来,若有闹事的不服的,尽抓起来。” 手下军士领着命令,在门口列成阵势,他将身上佩剑取下,挽在胸前。 秦攸见状才放心的回了府衙。 季伯常被关押的地方并不是大牢,而是府衙里的东侧的一间小房子,门口有四个军士把守,就连窗户下都站着一队军士,围的跟铁桶似的,一只苍蝇都妄想飞出去。 “大将军让你就住这里,若有冤屈,大将军定会为你伸冤。”那领头的军士倒是很和蔼,看着季伯常冷着脸马上说:“摆着个臭脸给谁看,好好想想,一个读书人竟如此失态。” 这话就跟当头棒喝似的给季伯常来了一下,咣当一声关了门,季伯常才缓缓环视房间,眼前有一张大屏风,他想找个地方坐下,刚转过屏风就看到床上躺着一个人,那人真是任之初。 他飞扑上去抓住任之初的手,任之初还在昏睡,没有回应他的呼喊。 季伯常捏了捏任之初的脸,任之初深麦色的皮肤没有明显的变化,手脚暖和,探一探鼻息和脖颈,脉搏跳动,鼻息有气,只是昏睡沉沉,不论他怎么叫都没醒过来。 任之初向来都是活泼的跟一头牛似的,现在安静的沉睡,让他的脸色越发的铁青,手心都冒了汗,季伯常从未见过这般情景,手掌无意识的握紧,越想越着急,突然,他隐约发现了好像有一双眼睛正死死的盯着他,前后左右仿佛都能感觉到那阴柔的眼神,看得他心中发毛,他陡然转过头往后面看去,眼前只有那张屏风,屏风上画的是一艘起帆的花船,迎着风浪前行,而远处是一轮日头托云而出。 后面空无一人,季伯常捏了一把汗,微喘着气,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抓住自己紧张而颤抖的手,闭上了眼睛。 他真的太失态了,从前无论怎么样,自己都非常的果断,如今却婆妈起来,再没有像在花船上被人压着强要也有勇气跳下河以证清白,现在他心里有了另一个人,做事都必须三思而行,再不能肆意妄为。 季伯常不冷静了,但他觉得这并不是任之初的问题,而是他自己定力不够,是他自己自以为是,自以为自己是一只鸿鹄,其实现实里不过是个小小的燕雀,有一番尚未实现的志向,手里没有确实的权柄,就连一个乞丐都可以对他评头论足,甚至清白之身还被诬陷成一个杀人凶手。 鬓边流下许多汗珠,季伯常散发出许多天元气息,将整个屋子罩住,强迫自己慢慢的冷静下来。 任之初尚在昏睡,把了脉却找不出原因,人头那事也没有处理,自己还深陷囹圄,百无一用是书生,真到了事情脑海里一团乱麻连一个实用的计谋都想不出来,就这样也还敢跟锦城放狠话。季伯常给了自己一巴掌,那巴掌响的要是任之初醒过来,定然抓着他的手,替他喊疼。 一个巴掌让他渐渐冷静,他抚摸着人之初的脸,静静的想着接下来应该如何突围。 那诬陷他的人绝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他,定然还要继续动作,要么将他置于死地,要么将他困于牢中。他刚到安庆不过月余,能精准的嫁祸于他,不可能是安庆本地的那些人,那些商户不过是看不惯任之初做生意,顶多在生意上刁难,哪敢用人命来做幌,莫非是从杭州追过来的人,那些人藏在暗处,时刻盯着他,若是如此,那么在润州的莲舟嫌疑最大,他被哥哥弄了一番,又是杭州侯镜如的三公子,难免不心生嫌隙。 用这个前提推断下去,季伯常转念想到锦城,锦城走时也曾叮嘱过他,这么一想,锦城应该知道了一些情况,才会赶回杭州去处理,临走交代他让他好好保护任之初,果不其然,锦城一走,祸事马上降临。 季伯常身上那种奇怪的感觉又来了,似乎那双阴柔的眼睛又在暗处注视着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