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cao逼么?_176、玉佩流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6、玉佩流散 (第1/2页)

    深夜,坊市里一间寻常面店。

    季伯常正低头吃着面,而朱晓在旁敲侧击,打算知道更多关于任之初的管家,那位帮助任家发家致富的锦城更多的消息。

    自从知道朱晓兴致勃勃的问他,季伯常并不相信所谓就是玩的说辞,背后肯定有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你跟锦城是不是认识?”季伯常很快就问到了关键,眼睛盯着朱晓的神情,希望从对方的神情里得出一些有用的情报。

    朱晓罕见的摸了摸鼻子,眼睛看了一眼面店里那口冒着热气的大汤锅,里面还咕嘟咕嘟的煮着牛rou,等了好一会儿,才看朱晓转过脸来,“算是吧,应该算有点渊源。至于说有多少,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若任之初在场,季伯常一定要让任之初好好看一遍朱晓神情的变化,跟宫墙下那种怡然自得,收放自如有了一些差别,仅仅一瞬,仿佛露出了一些慌乱,但很快就恢复正常,不仔细看根本瞧不出来。

    “好吧,我知道的不多,如果任之初在场,或许他能告诉你所有的事情。”

    朱晓临时要了一盘炸花生,再不问其他,看着季伯常吃着剩下的面。

    “没事了,不聊他了。”

    季伯常见朱晓突然不问,他也识趣的继续吃面。

    甜甜的面汤让他觉得自己是在喝糖水,季伯常的味觉从会考到现在变化越来越大,每一次进食对他而言都是一种煎熬,但又不能不吃,不能不想。

    “殿下,已经放了榜,我想找点事做。”

    朱晓不禁轻笑,“为什么?”

    饶是季伯常也被朱晓这样的态度一惊,思索良久,坦然道:“当然是做你的忠臣,如今放了榜,我却只能待职在阁老家,日夜接待那些人,总是不好,想找点事情做,就是当大理寺里一个小奉事,我也心甘情愿。”

    说到后面,季伯常说的就更加小心翼翼,那幅表情也同样被朱晓看在眼里。

    “你是不是想把任之初也接过来一起住,”朱晓反问一声,抓了一把花生洒在季伯常的面汤里,“是不是?”

    季伯常挑起眼帘,眼光一时亮了,但旋即又踌躇,“如今徐阁老是我的老师,我想将任之初接过来,请老师主婚,在京城安家。”

    “年轻人,”朱晓叹口气,“你要是在京城成了亲,那些人不得把任之初撕了。”

    季伯常笑了笑,并没有慌张,仍旧道:“身为天元保护身边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一点,殿下不必担心。”

    “你倒是很自信。”朱晓的双眸冷冷的眯起,盯着季伯常就如同下一瞬便要狩猎一般,“你真的有心邢狱?”

    季伯常轻轻的揉了揉鼻根,看着眼前的满是花生的面条,没有了吃下去的胃口,放下碗筷,“是,至少告老还乡后还能回安庆给秦大将军办事。”

    “你倒是想的够深远,尚不及弱冠,就已经想到了花甲。”

    季伯常到底还未弱冠,情欲的滋味他已经好久没尝过了,他渴望跟任之初见面,他知道任之初一人在家乡会很想他,他也如此,互换立场处境,也不难理解,他们只是私下换了聘礼,尚缺三媒六聘,即便大唐对这些不重视,于他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他能这么做,在同龄人里已属长情。

    纵然如此,在京城里也须得到朱晓的认可,他想做大唐的忠臣,也要做在家的贤夫,他有志向,却也有心中放不下的牵挂。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想马上见到任之初。

    “殿下,请您考虑考虑。”

    朱晓自然知道季伯常的心思,轻轻一笑,“你没有错,思乡恋家是常有的事,我会考虑的。”

    在季伯常听来,朱晓的声音稍稍有些冷淡,但朱晓脸上的笑容却让他放下心来。

    耳边敲起了一阵鼓声,面店里的其他客人都放下了碗筷走到外面去,这一声声鼓声敲得很有节奏感,让季伯常也想着到外面去围观。

    “走吧,吃了面在外面消食。”

    两人一同出了门,热闹的街市出了一队深夜鼓乐,如同那西域人赤裸跳舞一样,也是一个台子分几个人抬着,上面只了一张鼓,幸亏坊市里店铺都经营到深夜,敲击游街也不会扰民,反而让许多人都驻足观看,感受这如同庆典似的气氛,一品长安的万国气象。

    季伯常看了一会儿,便有些热,络绎不绝的人群实在太多,如同白昼一样,仿佛不夜之城。

    走了一段路,旁边的路人正在窃窃私语,正巧被季伯常听到。

    “你知不知道,刚才天降祥瑞。”

    “怎么讲?”

    “刚才听琴音坊的人说,宫苑高墙外的台子上来了两个神人,抬着手指点江山,那坐在二楼卖笑的小倌看的真切,那两人似乎都很漂亮,刚想招呼伙伴一起看的时候,两个神人就不见了。”

    “嗐,你不是不吃小倌的胭脂吃糊涂了,那么简单哄你的话你也信。”

    “你不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