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的目标 (第1/2页)
经过数周日复一日的聆听与夜间缜密的b对分析,姊妹俩终於从零碎的对话中,拼凑出保险经纪人-卡特的不法轮廓。 最初,仅是贝茜嬷嬷不经意提及的高回报养老计划,玛莉丝凭藉直觉,在笔记本上标注了调查记号。 随後,她透过与镇上几位独居长者的闲谈,逐渐g勒出卡特的行为模式,她发现卡特锁定的目标具有高度一致X:多是经济状况普通、资讯相对封闭、渴望为晚年寻求保障的独居老人。 他使用的话术也如出一辙,反覆强调机会难得、仅限少数可靠人士,并以频繁的嘘寒问暖建立信任。 玛莉丝以简洁的符号在笔记中记录关键资讯: 「卡特向汉森太太推销,声称获利较银行定存高出五倍。」 「弗莱彻老先生提及,卡特为他进行资产规划,助其将财富留予孙辈。」 这些看似孤立的对话片段,经玛莉丝系统X归纳後,清晰指向一个锁定特定族群、具备完善脚本的诈骗T系。 然而,真正促使她们将卡特列为优先调查对象的转折点,是一则关於老贝克的悲剧传闻。 玛莉丝从一位前来购买晚餐的工厂职员口中,得知了更详尽的细节:「贝克爷爷是个沉默寡言的独居老人,数月前将毕生积蓄投入某项投资後血本无归,最终被发现在家中卧室上吊身亡。官方纪录虽载明为抑郁症,但镇上私下流传,他是因破产而走上绝路。」 投资、血本无归、自杀__这几个关键字与卡特的名字在玛莉丝脑中形成强烈连结,她立即将这条资讯标记为最高优先级,并在当晚检视监控纪录时向伊瑟提出。 「贝茜嬷嬷的案例尚属潜在风险」玛莉丝指着笔记本上有关贝克的纪录,语气凝重「但老贝克,很可能已经是结果。如果传闻属实,卡特的行为就不只是诈骗,而是间接夺走了一条生命。」 伊瑟沉思片刻,认同了这项判断,她们的审判主旨在惩戒世上所有的恶,而既然已确定卡特有真实的罪孽存在时,其严重X与急迫X便大大提升,他从一个需要关注的目标,转变为需要立即深入调查的潜在审判对象。 姊妹俩的调查随即全面展开,她们以从贝茜嬷嬷跟其他老人分享的合同文件中瞥见的亚瑟·卡特这个名子,以及某日午间卡特驾车接送贝茜嬷嬷去购买生活必需品时记下的车牌号码为起点,透过加密网路潜入公共纪录、新闻档案库,乃至警方罪犯资料系统进行交叉b对。 调查结果证实了她们的猜想: 1.前科确认:亚瑟·卡特确有其人,并且有诈骗前科,记录显示他於七年前因电信诈骗与身份盗用罪被判处四年徒刑,约两年前才获释出狱。当年的犯案手法是跨州电话诈骗,冒充政府机关与银行人员,专门针对警惕X较低的民众骗取个资与钱财,受害者遍布多个州,造成总额超过百万美元的损失。 2.执照造假:他自称的保险经纪人身份完全虚构,在相关的执业登记资料库中,根本找不到他的名字。他所属的公司也只是一个空壳,登记地址是虚设的邮箱。 3.受害者轮廓:结合玛莉丝收集的资讯与伊瑟能查到的老人们有限财产异动时间点,她们确认了至少六名独居老人与卡特有密切的金钱往来,且事後都陷入明显的经济困境,贝茜嬷嬷是其中之一,她动用了大部分积蓄。 4.贝克爷爷的关联X:虽无直接金流证据,但老贝克自杀的时间点,与他最後一次被目击与卡特会面的时间高度吻合,前後不超过两周。此一强烈时间关联X,佐以贝克去世後其银行帐户几近归零的事实,几乎可断定卡特的诈骗行为是导致贝克绝望自尽的直接原因。 调查结果让姊妹俩居住的木屋内气氛降至冰点,卡特不仅是个骗子,还是个不知悔改的累犯,他的贪婪已经不仅仅是掠夺钱财,更是扼杀了无辜的生命,他利用老人的信任与脆弱,将他们推入绝境。 「六名受害者,其中一人Si亡。」伊瑟的指尖在桌面摊开的资料上轻敲着「时机已到。他,就是下一个目标,向剩余的五名老人寄出审判的邀请函吧,看看谁有勇气与决心回应,借我们之手完成复仇。」 玛莉丝默然颔首,却仍带一丝犹疑「若那些老人缺乏向真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