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序章|无声的噪音 (第1/1页)
二年级那年,同学们忙着替自己的「中二称号」取名,我却莫名其妙多了一件更麻烦的东西——我能听见别人的心声。 刚开始的日子像是打开了新手大礼包。我用这份能力拦下误会、替同学找出真正的症结、在吵架发酵前把气氛拉回平地。老师评语写着:「白川律懂事、守规矩,愿意在班上帮忙。」那几句话像贴纸一样被我珍藏起来。只是我很晚才发现,贴太多贴纸,底下原来的颜sE会被盖掉——我的「我」,开始褪sE了。 如果要在「个X」和「读心」之间做极限二选一,我想我当时还是会伸手去抓後者。没有它的我,说话容易踩雷,做事容易弄巧成拙;有了它,我总能给出「恰到好处」的回应。久而久之,与其说是我掌握了能力,不如说是能力牵着我走。我用它把世界弄得平静,可我的心反而越来越吵。 国中时唯一能说真话的朋友叫水野拓真。他看着我从话多变得沉默,从社团核心退到边缘。有天他半玩笑半担心地敲我脑袋:「律,你是不是吃错药?最近像把自己关机一样。」我那时把秘密告诉了他——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知道的人。毕业後我们上了不同的高中,讯息逐渐稀薄,像把石子丢进湖里,只剩几道圈圈还在扩散。 升上高中,我乾脆不再尝试扩大交际圈。换位想想,身边有个能在你面前把你所有念头拆解的人,应该挺可怕的。我不想当那样的「可怕」。於是我把自己藏进书里、耳机里、作业本的行距里。老师在评语後半句写:「缺乏个人特质,与班级融合度普通。」我看见了,也像没看见。 周一早上,我在电车上照例对准窗外发呆,让思绪慢慢淡出。斜对面的大叔表情像关了背光的萤幕,什麽也看不出来,可他的心声却闷得要炸:主管把工作一GU脑丢给他,今晚还是nV儿十六岁生日,他怕错过。那GU懊恼,让他的手指在手机壳边缘来回摩擦。这种心事,我懂,却帮不上什麽忙。 真正需要出手的是另一种情况。上个月一节车厢里,一名穿超短裙的nV生抓着吊环,旁边的男人心里那一声「就一下」,脏得让我反胃。我把手机镜头对着窗反S,假装录列车走行音,又刻意清了清喉咙。那男人抬眼,对上我的视线,念头像被水泼熄;他退了一步,骂我多管闲事。我没有觉得自己是英雄,但那天晚上耳机里的歌听起来b平常乾净。 我考进一所离家远、偏差值高的升学高中。通勤太久,家里同意我在学校附近租房。我喜欢那间小小的单人套房——墙壁b人可靠,噪音也单纯。进学校前,我会把音量滑到最右,让旋律像窗帘一样,遮住校门口蜂拥而来的声音: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後悔、昨天球赛的意气风发、几则不能说破的八卦……它们会自动找我,但我学会把门锁上。 我坐在靠窗的倒数第二排,前桌是榊原修,轻b参考书更常在他cH0U屉出现。我们偶尔交换书单,他会b我多讲一句:「这本的伏笔回收很漂亮。」我点头,觉得「漂亮」是个好字,既不热情也不疏离,像我们的距离。 下课钟一响,教室像被人打开了通风口。我合上国文课本,换出带着咖啡味的平装。翻到一半,鞋跟敲地的声音停在我桌边。 「白川同学?」 我抬头。站在那里的是朝雾纱奈。这名字在我们班的声量接近学校广播——社团活动的招牌、运动会的最前排、笑起来有明亮的琥珀sE眼睛。她像是把太yAn搬进教室的人,而我习惯坐在Y影里。 第一个念头是戒备:受欢迎的人来找我,多半是为了打听谁喜欢谁、谁和谁吵架。虽然我有能力,可我从不替人偷看那种答案。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我准备像往常一样用几句模糊的话把话题带开,顺手去m0那道我最熟悉的门——却m0了个空。 寂静。 不是外界安静,而是她那里,像被人拔掉了天线。没有散乱的字句,没有藏起来的情绪,没有任何可以顺藤m0瓜的细节。我愣住了,背上微微冒汗,像突然忘了怎麽呼x1。 朝雾纱奈眨了眨眼,笑意温和得像没事发生。 「白川同学,你猜得到我现在在想什麽吗?」 她问得很自然,像是在问「这本书好看吗」。我的喉咙乾了一下,脑子却难得地一片空白——不是我不想猜,而是我第一次,真的猜不到。 我把书阖上,指尖压在封面的纸纤维上,听见自己说: 「……今天的讯号,好像特别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