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慧极情深强受辱,情债自有情孽偿 (第1/2页)
谢子迁少年英才,风流倜傥。 明林知道他很好,也知道他只适合当亲友。 但联姻不以她的喜好为转移。 明林和谢子迁生下长子后,两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谢子迁投身名利场,间或流连花丛,明林则始终寄情绘画。 世家联姻,不过就是这种东西。 明林不喜欢,她始终不平,但唯一的抵抗只能是消极的—— 她只爱画画,不必学什么丈夫喜欢的东西来献媚,她的爱好不是用来讨好男人的。 罗珈和明林恰巧相反:她生下来就是贱籍,是要取悦客人的乐户,即使是自己的爱好,也会被人揣度是别有用心的讨好。 罗珈的幸运在于,她美丽,琴艺好,又和贵人志趣相投。 然而她的身份足以让一切变成不幸。 尤其是在,她怀孕了,却被贵人抛弃之后。 政局动荡,明林和谢子迁携手并进,相濡以沫。几番温柔体贴,明林也软下心肠,又为他孕育了一个孩子。 爱意萌芽抽枝的时候,明林的心底隐隐想到:她也是将门出身,比起cao持家务、生儿育女,如果她能够入朝或从军,哪怕腥风血雨,头破血流,知道乘风破浪、金戈铁马的滋味,也不枉费此生。 她太聪明了,知道这些都是空谈,所以,这些事情也只是沉在心底。 ——她不允许自己去想。 罗珈是另一种人。 欢场上的琴师,却有一腔豪情,哪怕根本没可能从军,也要向谢子迁追问那些行兵布阵的事情。 谢子迁玩笑一样教她,她很认真,学得很快,虽然这些知识对她毫无作用。 她幻想赎身,让自己的孩子脱离苦海,如果孩子能从军,或者更好,被谢家认回,以后成为将军,她也能逃脱泥沼,那该多好…… 然而事实是,她怀孕了却被抛弃,孩子不被承认,她只能继续在欢场上卖艺。 明林就是在这个时候遇见罗珈的。 明林何等聪慧,她明知道丈夫和他人有染,可她冷眼旁观,一言不发。 那个时代,聪明的女人在婚姻里必须学会沉默。 明林第一次亲眼看见罗珈是一个偶然。 怀孕的琴师无法弹琴,在街上买最便宜的菜叶勉强糊口。 罗珈依然是美的,美到我见犹怜。 原来谢子迁抛弃的情人,早已经有孕。 明林看着同样怀孕的自己,一阵阵恶心。 她叹了口气,吩咐婢女给罗珈一点钱,就说是从前的客人给的。 罗珈回眸,感激又羞怯地一笑,就在那一刻记住了明林。 后来明林在河堤上画画,罗珈在河里的画舫上陪客,遥遥相望。 她为她抚了一曲,很动人的一曲。 春江花月,只为一人。 明林和罗珈成为了朋友,秘密的朋友。 生下孩子后,罗珈不肯再要明林的钱。 为了养活孩子,罗珈产后不久就回到了清音坊。她依旧爱着谢子迁,却要向他人卖笑。忧郁和劳累让她常常生病。 明林知道她悲伤,也知道自己永远无法感同身受,于是她视而不见。 谢子迁抛弃罗珈以后,又和明林生下一子,感情逐渐升温。 明林应该高兴,可看见罗珈,看见罗珈的孩子罗谦,明林又觉得这种高兴像一个巨大的、虚幻的泡泡。 谢子迁的种种温柔体贴,夫妻的所有甜蜜,那些父慈子孝,背后是什么呢? 为什么谢子迁能够对爱意挥洒自如,而明林和罗珈就要一直在淤泥里沉没呢? 第三次怀孕的时候,明林望着镜中的自己,忽然恍惚了: 如果这是爱,那罗珈又是怎么回事? 如果这不是爱,这孩子又为什么投生到我的怀里呢? 罗珈积劳成疾,病重垂危,她不愿意让明林知道,因为她已经隐隐猜出了明林的身份。 罗珈当然可以抱着孩子去找谢子迁,罗谦的长相足以让谢子迁承认。可是明林要怎么办?要像罗珈一样被人嘲笑,被人轻蔑吗?明林是罗珈那么高贵,那么善良的朋友,明林就是罗珈见到的、最美好最幸福的女人,难道要明林也受到罗珈受过的苦楚吗? 不,这样的悲剧,一个人受就足够了。 罗珈没有告诉罗谦他的生父是谁,还把认亲的信物当成普通的首饰抵押给了清音坊主人。 她知道明林的儿子会是谢子迁的继承人,明林一家会幸福地生活,没有必要再去打扰了。 明林挺着大肚子来见罗珈。 一个是新生,一个是垂死。 罗珈自惭形秽,明林怦然心动。 垂死的罗珈是多么美啊,爱和苦难将她的生命摧折,可在花凋柳残的时候,她却离开了算计和阴谋,重新变成一片纯澈。 最开始的爱也许掺杂着利用,可最后,罗珈的感情却超越了生死。 这种淤泥里的天真几乎让明林战栗,她坐在罗珈身边,说:“你都知道了,是不是?” 罗珈痛苦地颤抖着,让罗谦快点出去,去练琴,去玩,去哪里都行,不要推门进来。 从始至终,罗珈不肯去看明林的眼睛。 明林抓起罗珈的手,放在了她隆起的肚子上。 “这也是谢子迁的孩子,他说,他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很想要一个女孩儿,温柔天真的女孩儿。” 罗珈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泪水却还是满溢而出,渐渐哽咽起来。 罗珈捂着嘴,咬着唇,哭声还是从心里的空洞喷涌而出,止都止不住。 “他甚至不知道他还有一个儿子,真是可笑。”明林说,“我明明知道,却不想告诉他,我也很可笑,是不是?” 罗珈抽噎着:“不要,不要告诉他……” 明林说:“你的儿子叫罗谦,谦,迁,你还爱他吗?” 罗珈几乎在哀嚎:“不知道!我不知道!罗谦不会是他的孩子,你才是他的妻子,只有你才配给他生孩子,我不配,我不配,不要问我了!求你了,明林夫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