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中整编纪事_2呼唤(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呼唤(1) (第2/2页)

并不是同一个姓。他之前是写推理的。”

    这个作家我也没听过,就多问了一句:“写什么样的推理?”

    “本格的,非常古典的那种。”

    “那他家底一定很殷实吧?”

    “怎么会这么说?”

    “不然该饿死了。”

    我完全是嘴比脑子快地感叹了这么一句,话音刚落就清醒过来,和陆编辑相对尴尬。还好他很快接话说:“确实,他写的推理销量很惨淡,不过上一本作品改写犯罪惊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已加印多次了。我们出版社是专攻推理犯罪的,出版作品大部分都行销不畅,堪堪维持着不倒闭而已。不夸张地说,他那本书是我们成立至今卖得最好的一本,连影视改编都快谈下来了。路扇是个念旧的人,感谢我们公司在他刚出道时给他的帮助,即使现在出名了,下本新作还是签给了我们。他第一次投稿时,就是我与他对接的,到现在已经合作了许多本书,说是编辑和作家,其实更是朋友。”

    原来是个爆红的新秀,难怪我没听过,也难怪陆编辑自己没事,却在暴雨天里替这个路扇跑腿了。娄生问:“那他遇见了什么事?”

    他显然不关心路扇是写犯罪还是写言情,只想快点进入正题。

    陆编辑脸上浮现一种微妙的神情,接着说:“关于他的新书……他已经给我看过大纲,我敢以职业生涯担保,如果能写出来,一定还能大卖。但是他写得一直不顺,就托我租一座度假别墅,他要在里面断绝和外界的一切联系,完全地闭关写作。”

    我插话问:“这不就是《闪灵》吗?他也不怕的?”

    陆编辑笑道:“怎么会有惊悚作家害怕惊悚作品呢?我找的出租别墅虽然在市郊,但是新建不久,安保齐全,从来也没有闹鬼的传闻。他已和母亲住进去两个月了,虽说要闭关,时不时还会和我通电话。”

    “和母亲一起?”我一愣,不禁想象出一个生活能力低下的阴郁形象。

    陆编辑也不太好意思,勉强替路扇解释:“他确实不太能自理生活,但是读者也不关心作家是不是自己洗衣做饭,只要他能把书写出来就好了。他不常和人谈起家事,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他母亲……哦不,还没有见过,只是通过电话。路扇最近的生活与写作状态,常常是由伯母告诉我的,可能打电话也是她替儿子分担的琐事之一吧,路扇的交际能力也不太行。但是前天,路扇自己打给我了,说感觉有人……呃,有鬼监视他。”

    “是不是他写作写得神经衰弱了,”娄生问,“或者确实有狂热粉丝跟踪了他?”

    闹鬼、人为案件、精神疾病,这三者之间的界限有时是比较模糊。

    “这次闭关的地点只有他、伯母、我三个人知道,不可能是被粉丝跟踪。至于神经衰弱,这个……”陆编辑明显也没法确定,不过路扇讲电话时一定很严肃,所以他又说:“他搬进别墅后,精神状态好了不少,既不焦虑也不失眠了,直到前天忽然说被人监视。他说得十分严重呢,说肯定是有鬼,吓得我前天听完电话,昨天就打听哪里有行家,得到推荐后,今天立刻风雨无阻地来找您二位了。”

    我不解:“他既然说得这么严重,又是搬进去后有这种感觉的,为什么不搬出来?”

    “他搬进去后文思泉涌,书已写到关键阶段,不方便现在搬出来。”

    看来作家不仅生活,连死活都没有作品重要。

    陆编辑见我们一时没有表态,又拜托道:“方先生,娄先生,实话说我不太相信有鬼,但是路扇已经深信不疑了,我怕他真的出现精神问题。你们就算只去看一看,让他安下心来接着写也好。这本新书对我们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报酬一定丰厚。”

    娄生点头:“刚才的问题只是想了解情况。我们做的就是这门生意,委托人都要求了,当然会上门。你只管把地址告诉我们,就算明天接着下雨,下冰雹我们也会去的。”

    陆编辑又是一阵感谢,他这么能道谢的人真是少见。话已谈妥,我把他送到门口,提醒他记得拿伞。目送他下楼后,我回到客厅,撤掉那杯一口没动就冷透的茶盏,给自己重新泡了杯热咖啡。

    我还记得陆编辑来前的话题,继续问娄生:“你到底怎么知道他会来的?你要是真的会算命,我俩赌博都赌成世界首富了。”

    娄生接着坐回桌后看那本厚书。电灯又呲啦地嗡鸣一阵,让人觉得它想罢工。在电流的杂音和风雨声中,娄生说:“这人身上有股死气。他刚到楼下,我就感觉到了。”

    灯泡忽然安静下来,屋里跳闸断电了。才下午三点不到,乌云已笼罩得天如黑夜。我在黑暗中沉默地喝完咖啡,心想,这下得找人来检修电路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