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卷第二十五章。农村根基 (第6/7页)
少,象这样的新田,能收200斤就不错了。”很是珍惜小心地把卷烟点上後二伯细细地品了两口後说道。 “这样啊,那是少了点,那要是肥料足又能收多少呢?” “300斤吧。”二伯在心里计算了下才回答。 “这样啊,是少了点。”韩勇并不懂农业的知识,但他知道,在现在甚至到後世世界均亩产才200公斤。 又问了很多关於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後,韩勇心中有了些底,便不在打扰大家的工作,不过身份暴露的他是没办法继续私访下去了,在二伯和村民的强烈要求下韩勇一行来到了离水库不远的一个村子做客。 这个村子发展的很快,因为赣省和粤省这里到处都在打仗,流民很多在加上韩勇这里很安全,大量的流民都到韩勇这里来避难。 村子很大,有二百多户,现在劳力们大多都在那边挖着水渠,村子里并没什麽人,杨平安和他的堂哥在村里窜腾了好一阵子才把弄了点茶叶来。 “平安,让你二伯别这麽折腾,不要把我当什麽客人,就当自家人招呼就行了。”韩勇看到杨平安头上细密的汗珠连忙劝阻。 “村长,你不知道,我二伯在村里是排的上号的人物,他发话了就是命令,如果我没办好的话我就别想回村里面了,村长你放心,我心里数。”杨平安如是回答後又忙着去抓J宰鸭去了。 “村长,经过上午的考察,我认为在可以在这几个村试种新型水稻。”随同一起来的保弟在趁着没什麽人的时候悄声向韩勇汇报。 “恩,我知道了。”韩勇轻轻地点着头回应着。 保弟所说的新型水稻是韩勇从杨启明哪里得到的泰国要的大米种子,生长周期短,耐旱抗病,穗长粒大产量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