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我们终究没有并肩走在一起 (第1/1页)
第七章〈我们终究没有并肩走完青春〉 那年夏天过去後,我一直没有再见过沈予。 我也没有再主动联络他。 手机里那串熟悉的号码还在通讯录里,但我再也没点开过。 不是因为我已经忘记他,而是我终於学会,Ai一个人,不一定非得一直靠近他。 --- 工作後的生活忙碌得像个无止境的旋转门。 我成为一名文字编辑,整天对着稿子和电脑屏幕,和各种文案和编辑时程打交道。 同事们偶尔八卦谁谈恋Ai了、谁订婚了,我只是笑笑不太参与。 有人说我感情观很保守,也有人说我太理X。 但只有我知道,是因为曾经用尽全力去喜欢过一个人,才学会了节制与距离。 那份喜欢太深,深到後来的每一段关系,我都不敢再投入太多。 怕再一次满腔热血换来沉默。 怕再一次伸出手时,对方选择後退。 --- 某天中午,同事在午餐间刷着手机,忽然惊呼了一声:「欸欸!这不是我们高中的沈予吗?」 我一怔,转过头,手机画面上是一篇地方新闻报导。 标题写着:「年轻设计师沈予夺国际青年创意大奖」 照片里的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笑容依旧温和,但眼神b以前更笃定、更沉静。 我愣愣地看着那张照片,过了好久才移开视线。 原来,他真的过得很好。 原来,他真的走上了自己想走的路。 而我,终於没有为此感到难过了。 --- 那晚,我回家後翻出以前的日记本。 那些被我藏起来的文字,那些写过四次告白、第五次告别、第六次自我修复的字句,如今读来竟然像在看别人的故事。 我突然想,这麽多年来,我始终没有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再重来一次,我还会喜欢他吗? 答案是——会。 即使知道结果仍是遗憾。 即使知道那份喜欢会让我受伤。 我还是会喜欢。 因为那是我最真实、最纯粹的一段情感。 --- 大学毕业三年後的某个晚上,我收到一封陌生邮件。 发件人是沈予。 那一瞬间,我的心跳有点失控。 点开後,内容却很简单。 >「以晴: 我知道这麽突然写信给你可能有点冒昧,但我今天刚好路过我们以前一起去的那间书店。店还在,只是位置换了。让我想起很多事。 不知你最近过得好不好?如果有空,也许可以见一面,像老朋友一样。」 我盯着那几行字,沉默了很久。 心里有个声音问我:你想见他吗? 我不知道。 那封信我没有马上回。 隔天,我走进那间老书店。 摆设变了,香气变了,但墙角那张旧沙发还在。 我坐下,点了一杯红茶,打开笔电,回信。 >「沈予: 书店我也记得。那天yAn光很亮,我们一起挑了一本诗集,最後你买了送我。 那本书我还留着。 我们当然可以见面,像老朋友一样。 但我想先告诉你一件事—— 我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会一再等你的人了。 如果我们真的见面,我希望我们都能带着现在的样子,而不是回头找从前的自己。」 我按下「送出」的那一刻,心里竟然一点都不紧张。 不是因为不在乎,而是我终於学会了如何平静地看待他。 他不再是我的伤口,而是我曾经拥有过的一束光。 --- 我们真的见面了。 约在市区一间咖啡店。他一进门我就认出来了,虽然多年没见,但那份气质没变。 他也一眼就看到我,对我笑了笑。 我们坐下来,聊了很多,从工作到生活,也谈到彼此的过去。 他说他其实一直知道我喜欢他,只是当时不知道该怎麽处理情感。 他说那年收到我没寄出的信时,其实他哭了很久。 我静静听着,只淡淡地回了一句:「那封信,是我送给自己的毕业礼物。」 我们都笑了。 不是悲伤的笑,是一种终於能够释怀的释然。 --- 那次见面之後,我们偶尔会传讯息,但都很克制。 再也不提从前,也不谈未来。 就像两条曾经交错又分开的线,现在各自向前,但不再相互拉扯。 有时候朋友问我:「你们怎麽没重新开始?」 我总是摇头说:「不是每段感情都需要有一个结局。」 有的,只适合留在回忆里。 --- 我曾经希望能和他一起走完青春。 但现在我知道,青春本来就不是一条所有人都会同行到底的路。 我们终究没能并肩走完。 但我们都走过。 而我,感谢每一段不圆满。 它们让我学会了温柔,也学会了告别。 而他,曾是我心里最深的一段风景。 如今,风景已远。 但我会一直记得,曾经有个人,在我青春的某个角落,静静地发着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