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战前 (第1/1页)
敌踪已现,就在往东百三十里处,骑兵一日多就可到,而步军带着众多辎重车队,路况好可日行五十里,路况要是不好,就能走个三十里。 若按李孟羲所想,h巾在前,加快行军去打h巾。 但是,当听到关羽说重新整队,把队形凑紧一点然後放缓步子行军,这时,李孟羲就知道,自己又想错了。 发现敌情之後,最正确的应对方法,就是把行军速度降低一点的啊。 因为,若是同一支军队,那麽自然,行军速度越慢,队列就越整齐,越有序。 这样,万一遭遇敌军,就能快速更有序的应敌。 有时,快那麽十几秒把阵型列好,很可能就是胜负的关键。 关羽认为李孟羲可能真的不懂兵法,但是,关羽认为李孟羲心思细腻,纵是他真的不懂兵法,亦多能於有所见解。 故而,在这日紮营以後,关羽多派了两倍人手值守。 然後,关羽来找李孟羲商量了。 “羲儿,我yu于军中选锋,如何?” “何为选锋?是选先锋?”篝火旁正用块破瓦给弟弟烤麦花吃的李孟羲,正翻着麦花,愣了一下,脱口而出。 李孟羲不知选锋为何意。 关羽看了李孟羲一眼,沉Y道,“选锋一词,出自《孙子》一书,【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败。】 又曰,【凡与敌战,须要选拣勇将、锐卒,使为先锋,一则壮其志,一则挫敌威。】 选锋,指选拔JiNg兵之法。” “选锋一词,《司马法》简述为,【选良次兵,益人之强】 《吴子》一书,述为【简募良才,以备不虞】。” 关羽引用兵法的着述,解释了何为选锋,选锋一词最早出自哪里,历代兵法家又是怎麽对选锋一词做解释的。 李孟羲听关羽引经据典的,佩服极了。 李孟羲听明白了,这选锋法原来不是字面的意思是选先锋,而是,选兵的啊。 说起来,关於古代选锋的标准,李孟羲多少知道一点。 那何为好兵呢?据说,岳武穆岳爷爷说过,到阵上喉咙里有唾沫,能拿的住枪,心里不慌的就是好兵。 李孟羲不知关羽选JiNg兵的标准到底如何,於是顺着关羽的话往下说,“将军既用选锋法,那详则如何?” 关羽引用了兵书作答,他手捋长须,认真讲到,“选兵之法,历来多有不同,《吴子·治兵》篇讲,【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 此为一例。 又有,战国JiNg兵魏武卒,其考核之法,【卒衣三属之甲,C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轴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关羽说着,目露神往,“衣三重重甲,戈矢齐备,远趋百里尚能日中而至。而今我军身无甲胄累身,一日不能行四十里,差JiNg兵远矣!” 想到乡勇们的种种不堪,关羽唉声叹气的。 李孟羲安慰,“魏武卒JiNg兵需举国之力方能成,今我军仅有千余人,如何能b?将军切莫自惭。” 魏武卒啊,那可是古往今来,有数的JiNg兵,魏武卒确实厉害,让人眼馋,可现在义军的条件,练一支能奔袭部队都练不出来,何况b肩魏武卒的JiNg兵。 在随後关羽和李孟羲两人一同商议出了选奔袭JiNg兵的方法。 即,测试法。 简单来说,就是让乡勇们放开了跑,跑个十里,每次,记录下是哪些人先跑到前边。 如是数次之後,应当就能选出T能最好的那一小部分人了。 然後,以这部分T能耐力皆出众人为基础,开始训练奔袭能力。 这日,待晚上时,李孟羲依照习惯,记录一天学到的东西。 “八月九日。 张飞领哨骑回,说与敌踪。 敌踪百三十里,大军与辎重众多,行军缓慢。 若耽搁时日,恐敌情有变,错失战机。 故,辎重和战兵两分,轻兵直出。 然,无有可奔袭之兵。 概奔袭之要,在疾在整,缺一而不可。 迅疾,队列齐整,奔走数十里而队列不乱,此方为奔袭之士。 再者,练兵之事,不必等闲暇之时,行军之时亦可随行随练。” 写完,李孟羲把火把放在地上軲辘了几圈,又踩了几脚,把火把熄灭了。 —— 四日後,刘备大军有惊无险的抵达文安县城附近,这一路只遇到h巾哨骑欺近打探,然後被关张领着骑兵冲上去阵斩几人,後边,连哨骑也少了。 h巾无有偷袭後路之举,也未见其大部有出,愣是让刘备大军安然抵达。 h巾还依然缩在县城里,即不走,也不跟其他地方的h巾联络,看来占了县城,就是h巾将领所能想到的最高战略目标。 农民起义,很多时候缺乏远见,h巾将领什麽也不做,困守孤城,自绝生路,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关张二人抢先一步,各率二百乡勇围堵住了县城东西两门,让後队大军从容在城池附近安营紮寨,站稳脚跟。 幸好,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是,在不久前有了以防车坏了没工具修车,买了许多木工用具。 并且,也初步从军中找到了不少的木匠。 现在可能要强啃城池了,木工用具和木匠,不用再花JiNg力去找了,意外的充足。 说起攻城,李孟羲倒是在各种影视作品中看到过。 木匠们扛着斧头锯子去树林那里砍树了,李孟羲见了,他也想看看攻城器械怎麽做的,反正无所事事,他想跟去看看。 “俺也要去!”砖头怕哥哥丢下他不管,他又没人玩,非要跟着哥哥也去。 “那走。”李孟羲接住了从板车上跳下来的弟弟,带着弟弟一块去。 李孟羲快步跟上一扛着斧子的人,问,“你们是要砍树的吗?” 那人笑着回头:“是砍树。” 木匠们急着伐木,走的飞快,李孟羲和弟弟都是小短腿,正常的步子跟不上,只有撒开腿小跑才能跟上。 “哎吆吆,他们走那麽快。”砖头跟哥哥一起追着木匠们跑觉得好玩,笑得咯咯的。 “他们走那麽快的吗。” 人家走的不快,是你走的慢而已。 李孟羲抓起弟弟的小手,嗷吼一声拽着弟弟向木匠队伍前追去。 弟弟被拽的的跟头流水的,笑得更开心了。 跑到了木匠营前边,在这几十人的木匠队伍前边,李孟羲见到了熟人,那个鲁……鲁什麽来着。 “鲁班!”李孟羲脱口而出,就朝那人喊了一声。 李孟羲一喊,所有人停下都停下看着他。 自之口误,李孟羲m0了m0鼻子,“奥,鲁犁!” 很尴尬。 李孟羲有一套很巧妙的记名字的方法,b如当初的军医,军医名字叫田卜,李孟羲的记忆方法是,甜不辣! 这一下就记住了。 同理,当时找到的木匠小哥名叫鲁犁,正好,姓鲁的,木匠们的祖师爷鲁班也姓鲁。 於是,就这样联想了。 很尴尬的口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