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五章 问策於卒,收获累累  (第1/4页)
    午时,众人匆匆对付一顿。    吃着吃着,李孟羲停下筷子,突然问,“俘虏呢?俘虏给饭吃了没?”他看着刘备。    刘备x1溜着粥,含糊不清道,“妇孺老弱,昨日夜里便开时给吃的。    至於剩下的,早晚一顿,先不慌喂饱。”    李孟羲心里有底了。    这个处理俘虏的方法,就是前段时间讨论过的方法。    俘虏抓到,把俘虏饿着好,饿的没力气,他就没力气暴动Za0F。    但此中有不足,青壮饿着就算了,老弱妇孺饿他g嘛,这类弱势群T,就算吃饱,他也没心思暴动的。    小娃娃饿的哇哇哭,於心何忍。    吃着饭,李孟羲回想着上午巡查所得,这一上午,从城墙北角看到城墙南角,从壕G0u看到攻城梯,从城门看到攻城椎,从城外看到瓮城,把整个战後战场,扫了一遍。    发现的问题多不胜数,战後所得自然也丰富。    把上午所得所有,在脑海中从头到尾过了一遍。    李孟羲放下了碗,正要开口说话,边上关羽正添饭,立刻盛粥过来,李孟羲护住碗,“额,不了,我饱了。”    李孟羲看着刘备道,“此番攻城,历战士卒多达三千之众,何不效仿旧法,询问士卒攻城所得,以集获众人之智?”    刘备停下碗,盛粥的关羽也顿了下勺子。    “甚好!”刘备道。    “甚好!”关羽也道。    关羽对【众人之智,胜於一人之智】这个道理十分信服。    那是早前了。    曾河边演阵之时,令士卒们自演其阵,而後问策。    本以为,普通士卒,大字不识,能有个什麽见识。    然而,那日得战策五十,其中单锥阵破阵之法,便足有四种。    刀盾士左右撞枪阵开路,地趟刀破阵,大椽破阵,冲车破阵,都是那次从普通士卒那里问得的。    士卒亦能知阵略,关羽深信如此。    刘备也深信。    倒是张飞,因张飞长时间以来一直领斥候在外,也就最近一段时间才和中军汇合,当时河边沿阵,以及之後众多军中建设,张飞都不在场。    因而,李孟羲说问小卒兵略战策,张飞不屑嗤笑,“小小卒子,能有何见识?”    李孟羲立刻一眼看过去。    不用李孟羲说话,刘备放下碗就数落张飞了。    但看张飞的样子,一脸不在乎。    看来,只有眼见为实,张飞才会信,小卒子一个个也聪明的不得了。    约定好此事之後,午饭过後,等到太yAn不那麽晒,刘备起身,道,“走,聚士问策。”    ——    主营,休憩营中的所有昨日参与过攻城战事的士卒,再次被集结於一起。    众士卒不明何意,都以为,又有战事了。    刘备叫过所有百夫长,二三十人。    把百夫长们叫到一起,交代到,“一会儿,你们下去交代清楚,昨日攻城,人人历战,若谁有什麽想法,不管是攻城战法,还是什麽,只要有用,大赏。”    说罢,目光扫了一圈,见百夫长们,多是军功升任上来的老人,刘备道,“你们也都是老人了,应该知道,什麽叫好想法吧?不用再详说了吧?”    百夫长们都是点头。    “那好,回去,记得,个个交代清楚,单个时辰之後,你们把麾下士卒的想法,一并说来。去吧。”    然後,众百夫长回去了。    聚集着两千多战兵,等到各自百夫长回来,都问,是不是要打仗了。    一名百夫长顿时就笑,“打啥子,城都打下来了,没打仗。起!给我让个地儿。”    什长伍长们赶紧腾开地儿。    百夫长坐下之後,挠头想了一会儿,“是这个。我跟你们说啊,玄德公让咱们想想,有啥好法子,然後能领赏。”    话说完,好多人都是迷茫,“啥是好法子吗?”有人问。    百夫长也是头痛,直挠头。    “要说到底啥是好法子,俺也说不清。这劲儿,俺跟你们说说,俺知道的好法子。”    说起以前,百夫长可有说的了,他磨拳擦掌,吐沫横飞的,“那早了,你们还没来,那时候,俺们才四五百人。军师那时候,也刚来。    俺们在河边练兵……”    这个百夫长,是涿州老人了,当时关羽河边练兵,那第一次问策於卒时,这个百夫长当时就在。    “……俺们锥阵撞他枪阵,g撞,撞不过。你猜怎麽着?俺被枪戳到腿,边上一歪,没想到把边上的五六杆枪给压偏了,反倒撞开门户。    军师说,这就是个破阵法子。    俩盾手,不急着前冲,一个左撞,一个右撞,就能在枪阵中撞开个缝儿。    也因这事儿,俺当时升任伍长。”    说起当时壮举,百夫长一脸自豪,“这麽说,你们可懂?”    见部属们依然迷茫,百夫长又说,“不止如此。你就说枪不好,枪头扎地里,拔起来,枪头掉了。    这说上去,也是能领赏的。    为何?上边知道枪头容易掉,再着人做枪杆时,就做的紧一点,这叫,改进军备。”    此百夫长认真负责,认真向麾下讲,如何是好方法,如何是能得赏的法子。    其实说起来,单就激发战兵的主观能动X,启发战兵们思考,并从普通士卒那里蒐集作战意见这一点,看起来简单,实则困难重重。    因为,军中还没有培养起氛围。    义军扩军太快了,从最初五百,到出涿州时千人,到两千,到现在三千,兵力足足扩了六倍。    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麽叫有好法子就能得赏,他们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思考并得到回报的经历。    全军之中,也就当初最早的五百乡勇,是最清楚到底这个用法子换奖赏说的是什麽。    这部分义军老人,是最热衷於主动思考,也是最具有主观能动X的人。    但,这部分人太少了。    大多数战兵,主观能动X其实没有。    好在,军中现在有基本的基础了,基础就是那少部分义军老人。    营中,各百夫长,吐沫横飞的向部属讲解要多想想,甭管自己个觉得好不好,说出来,只要说出来,万一玄德公他们觉得是好点子呢。    就这样,一个观念在战兵营全营扩散。    所有战兵,不再仅限於少部分老兵,所有人都知道了,但凡有想法,只要有能用到的地方,就能得赏,赏赐还相当丰厚。且,若谁的想法被用上,那麽日後升职,此人优先。    战兵营全营初步调动起了主观能动X。    有一处,一个百人队,一小子嘿嘿一笑,他抠着自己的脚,道,“那俺鞋不好,爬梯子,鞋掉了,差点摔下去,那这算不算法子?”    百夫长一听,眼一转,“算!我估计,九成能算。”    一旁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