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19章 匈奴左贤王:挛鞮稽粥 (第2/2页)
摆在了各部头人的面前。 “马邑城内的汉人,已经发现我们的计谋了;” “汉人的太尉靳歙,已经带着马邑城内的几万汉军,朝着我们这里走来了。” “还有武州塞;” “——武州塞的丽寄,也已经带着之前,夺回武州塞的精锐部队,从另一个方向朝我们逼近······” 听着挛鞮稽粥低沉的语气,帐内的各部头人,只纷纷落寞的低下头去。 此刻,正聚集在王帐内的各部头人,在这一场战争当中,可以说是‘来的时候有多嚣张,走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就说此刻,这几位随便拎一个出来,就能让草原各部跪地匍匐,根本不敢抬头注视的部族头人、草原上的英雄! 在攻破马邑之后,是多么的志得意满,又是多么的‘志向远大’? ——那几天,在这几位头人之间,甚至有人亲自找上左贤王挛鞮稽粥,以‘汉人懦弱’的理由,劝挛鞮稽粥朝长安方向前进! 可现在呢? 这些草原上的英雄、各部族心中的勇勐之士,却在这不过数丈方圆的王帐之内,落寞的低下了头······ “屠奢;” “我们走吧······” “那汉商说的没错。” “如果再不走,等汉人找我们,我们就算是想走,也绝对走不掉了······” 沉默许久,终还是前几日,刚被挛鞮稽粥赐下一道‘泪痕’的白羊王,用一句满是心虚的劝说,打破了王帐内的宁静。 而后,白羊王又似是生怕挛鞮稽粥误会般,刚忙补充道:“屠奢先走!” “我白羊部的勇士殿后,掩护屠奢回到草原! 听闻白羊王此言,挛鞮稽粥阴沉的面容之上,也不由稍涌上些许暖意。 而在帐内,其余几位头人听闻此言,却都将赞同的目光,撒向了白羊王的背影。 ——作为匈奴单于:挛鞮冒顿‘钦定’的三驾马车,楼烦、折兰、白羊三部,自然是有各自安身立命的绝技; 比如楼烦部的勇士,都非常擅长射箭; 甚至在有些时候,能完成在静止的马背上,乃至缓慢移动的马背上,精准射击的高难度动作! 又比如折兰部的勇士们,几乎每个人都是疯子; 即便是在‘擅长下马rou搏’的匈奴部,折兰部也还是借着永远不会后退、永远不会怯战的特点,成为了草原各部的梦魔! 而与前两者相比,白羊部的‘绝技’,则明显有些特殊。 ——不同于擅长rou搏的匈奴本部,以及更擅长rou搏的折兰人、擅长远距离精准射击的楼烦人,白羊人的绝技,叫‘回马射’。 顾名思义,就是在草原骑兵vs骑兵的战争中,先是假装溃散而逃,然后在敌人策马追击的途中,冷不丁回头射一箭的特殊作战方式。 这样的特殊作战方式,在匈奴可谓是独树一帜; 除了白羊人,其他任何匈奴部族,都不会采用这样的战斗方式。 ——因为‘先假装溃散而逃’,实在是有些丢人,也实在太容易变成‘真的溃散而逃’。 但在此刻,白羊部的特殊作战技巧,却让折兰王,以及楼烦王哲别二人,生出了一些别样的念头。 “这一场战争之后,我大匈奴和汉人之间,肯定还要进行战争。” “和汉人的战争,需要我折兰部的死亡冲锋/我楼烦部的精准骑射;” “至于白羊部的‘回马射’,倒是可有可无的了······” 如是想着,折兰屠、哲别二人望向挛鞮稽粥的目光,也是愈发期待了起来。 在这二人看来,白羊的提议,非常好! 留白羊部殿后,顺便通过‘回马射’的成名绝技,将汉人在这片区域多遛几天,就可以为其他部队的撤退,赢得足够的时间! 至于白羊王,以及其麾下的两个万骑嘛······ “草原的秩序,会让大匈奴,拥有下一个白羊王的······” “只要白羊部还在,那白羊骑兵,就不会消失······” 对于折兰屠、哲别二人心中的默契想法,挛鞮稽粥自是一无所知。 在听到白羊王‘我留下殿后’的提议之后,挛鞮稽粥始终没有下定的决心,终于在这一刻确定下来。 “我,是匈奴左贤王!” “是伟大的冒顿单于的子嗣!” “我绝对不能为了自己的性命,让上万白羊勇士,埋葬在这片汉人的土地上!” 1 毫无征兆的几声沉呵,惹得折兰屠、哲别二人赶忙回过神,将忐忑的目光撒向挛鞮稽粥; 却见此刻,挛鞮稽粥坚定地面庞之上,已是带上了一抹莫名的庄严,和让人无比信任的担当、决绝······ “——要想退回草原,我们必须打败汉人一次!” “要想打败汉人,我们,就必须紧紧地团结起来,发动麾下的每一个勇士,参与到惨烈的战斗当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时间,借着汉人收敛阵型、整顿军心的时间,从山丘后的小路退回草原!” 极具震慑力的呼号声,也终是折兰屠、哲别二人,将心中的算盘偷偷藏到心底,满是坚定地单膝跪倒在地。 ——正如挛鞮稽粥所说:占据着这处高地,匈奴主力,可以和汉人一战! 为了保证撤退时的安全,以及回到草原之后的名望,也必须和汉人打上一场! “屠奢!” “下命令吧!” 1 “我折兰部的勇士,早就无比的渴望鲜血的滋味、早就想尝尝汉人的血,究竟是什么味道的了!” “楼烦部的勇士们,有一万张长弓,听候屠奢的调遣!” “白羊部的九千名提示,时刻准备为屠奢而战! 随着这三部头人,以及金山部,还有其他几个奴隶部族的头人上前表态,挛鞮稽粥面上的严峻之色,也终是逐渐化作熊熊战意。 但是挛鞮稽粥,却忽略了一个极其致命的关键问题。 ——从武州塞方向来的汉人,明明只有区区五千人; 为什么那五千名汉人,尤其还是步兵,却能将武州塞的两千匈奴骑兵,近乎无损的杀、俘殆尽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